我一直以為孩子有得吃便可以,但原來他心想的是更多。

我和阿豬爸在夜晚常常各有事務,很多時只有其中一人單拖湊豬。有時事務比較多,阿豬爸媽會在一些家務中作取捨,以便騰出時間,而「煮飯」經常是被拋棄家務中的榜首。即使一家三口聚頭也不願煮,出街吃便算。

有一次,我放工在阿豬爸手上接了阿豬後,阿豬說今晩想在家吃飯。

「我唔想去餐廳呀!」

「你唔想出街食呀?」

「我想返屋企食。」

「不如去婆婆度食吖。」(痴餐誘惑)

「唔想去婆婆度,我想返自己屋企食。」

我以為阿豬是想爭取時間在家玩車。於是,我叫了外賣,預好時間送到家中。拆外賣時......

「媽咪!我唔想食呢D,我想你煮呀。」

「吓......但係我好攰呀,同埋買咗喇。」

最後,我當然勸服阿豬吃飯。但我知道,他不滿意。原來,阿豬不是單單想「在家吃飯」,而是要「吃住家飯」。

另一天,又是我跟阿豬撐枱腳。這次我順應要求,淥了兩個麵,加幾粒雲吞,蒸少少南瓜,簡單得很。無論色香味都比不上婆婆嫲嫲、餐廳或外賣。

「媽咪,食得未呀?」

「就得啦,今晚得雲吞麵同南瓜咋,冇其他嘢呀。」

「我去洗手先!」

我有沒有聽錯?他主動去洗手?這段時間無論是吃外賣、去婆婆家吃、出外吃,阿豬都不以為然,叫他洗手他總是扮聽不到。但今天,他似乎對我煮的單調晚餐有一點點期待。

吃麵時,阿豬胃口大開,不停加麵,吃完又自動自覺洗手去玩,洋洋自得。

我一直以為孩子不太理會食物的來源,從沒想過阿豬竟然會希望我親手煮飯(一個多麼冒險的要求)。原來,孩子長大了,他開始對「心思」有要求。

之後,我這方面多加注意,可以的話也盡量在家簡簡單單地煮。又學了自己搓麵粉造各式奇形怪狀饅頭,讓阿豬早餐也吃到我的恐怖手藝。不知是心理作用還是甚麼,阿豬似乎吃得比較開心。

香港人最叻:親手做不到便用錢買(當然我也一樣)。可是,心思終究不能外判。老土點說,孩子長大後送你勞力士時,你想念的可能是他小時候畫給你的紙手錶。

孩子的心靈需要不得滿足,是作為父母最難彌補的遺憾。即使生活很忙,時間很緊,無論外判甚麼,也不要外判了你的心。

--阿豬媽

想知道更多阿豬媽與阿豬爸的育兒心得,可以follow【湊仔爸與返工媽】Facebook喔!

Photo: 湊仔爸與返工媽 / Pinterest
Cover Photo: 湊仔爸與返工媽 /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