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每天都是一場的戰爭,都會小心的教導小孩生活的禮儀,希望小孩將來可以成為有禮貌的人,如果聽到別人說「這個人,從小說是壞小孩」,會讓爸媽很傷心的。成長是好是壞,不是在說小孩是否在富裕的家庭成長,而是有關小孩的日常生活的習慣與行為。

6種行為模式,不知情地讓小孩在「不良成長」的環境

1. 進食不好

這不是說小孩偏食等等的問題,而是在說進食時的表現,好像是在吃東西時不停的說話,又或者吃東西的聲音過大。

2. 不懂抓筷子

不懂抓筷子,而造成不少的失誤,抓不到蔬菜而掉在桌上,又或者發出碰撞的聲音。

3. 吃剩大量食物

大嘥鬼」的表現,想吃的東西很多,但可以吃到的量很少,就如在自助餐時,拿了很多的東西,但最後還是吃不完的。

4. 衣服沒有收拾好

一回到家,就把衣服亂扔在地上,沒有收拾好。

5. 在車上吃東西

無論是地鐵還是車上,吃東西是會影響到別人的,也是不合適的,而且吃時造成的碎碎,沒有清理回。

6. 粗言穢語

把粗言穢語成為常用的言語。

是無意識的日常行為

以上6種的行為模式,都可能是無意識的日常行為,讓小孩在「不良成長」的環境,在成長的環境與教育下,慢慢的形成,都是無意識與不知情下被培育「成長」的。如果不想小孩將來被說是「壞小孩」,而且爸媽在看到小孩有這些行為時,就不會「寵壞」,要讓小孩知道這些行為是不對的,這樣小孩才不會成為「壞小孩」。

Photo: Google
Cover Photo: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