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還沒有語言能力的寶寶來說,「哭」是他的溝通方式,他們可能藉由「哭」來表達所有的事情,因此媽媽們聽到寶貝哭馬上就會警覺到寶寶是不是怎麼了,怎麼會哭這麼慘?最後別無他法,只好把寶寶抱起來秀秀!
但可怕的是,寶寶好像越抱哭越慘,就算又哄又抱也完全不見寶寶要停止哭泣的跡象!怎麼會這樣啊?

其實寶寶即使沒有發生事情也是會哭一下,甚至有時他們的哭泣只是撒嬌而已!他們很聰明的,會測試爸爸媽媽的反應,然後從中得知原來哭越大聲爸爸媽媽越會抱自己,因此才會有「越抱哭越大聲」的狀況發生呢!

面對寶寶愛哭的狀況,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呢?快一起往下看吧!

🔻判斷狀況

「哭泣」是寶寶溝通的方式,所以我們都知道寶寶哭了可能是想發出訊號告訴我們他需要幫忙,有可能是尿布濕了、肚子餓了、受傷了或是生病不舒服了等等!
當寶寶哭泣,我們第一瞬間應該先判斷寶寶的狀況,如果是以上幾種狀況,爸爸媽媽就該立即幫忙寶寶排解掉他們的困擾。

🔻拒絕讓寶寶養成以哭泣交換東西的習慣

如果在上一步判斷的狀況下發現,寶寶沒有不舒服、沒有肚子餓或其他特殊需求,只是想要討抱抱、討關心的話,爸爸媽媽就可以試試看不要立即哄抱。如同上面所述,寶寶會測試爸爸媽媽,因此我們的反應也許會影響未來他是否會成為一個愛哭寶喔~

🔻練習忽略寶寶哭泣10分鐘,並在「間歇」、「沒有哭泣」時給予抱抱等獎勵
爸爸媽媽在聽到寶寶哭時一定會很慌張,但在確認寶寶沒有立即性的需求時,我們反而應該冷靜下來、耐住性子先不要抱他或給予特殊的反應!整個過程中寶寶的哭泣聲一定會有忽大忽小的狀況,聽到超激烈的哭聲時請爸爸媽媽一定要忍住,如果因為忍不住而抱他們的話,就正中寶寶的下懷了!下一次他就會知道原來要交換爸爸媽媽的抱抱需要的哭聲大概要多大聲!
莎莎編這邊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從忽略10分鐘開始(當然還是要時不時寶寶的狀況是否真的有異樣!),當他在10分鐘過後或休息沒有哭泣時我們再給予抱抱、安撫。
而時間的長度可以慢慢拉長,訓練寶寶對於需求沒有馬上被滿足的忍耐度,且也學習到哭泣不會獲得關注,而降低哭泣的機會!

以上這些過程也需會有些煎熬,畢竟爸爸媽媽要一直聽寶寶的哭聲,而最困難的是看著心愛的寶貝哭成這樣還不能心軟!
但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其實哭並不是壞事情,正常且健康的寶寶都應該有著洪亮的哭聲,另外,「哭泣」也是寶寶消耗體力的主要來源,只要不讓寶寶獨自哭泣超過30分鐘,偶爾讓寶寶哭泣並無大礙!

除了哭泣的時間,爸爸媽媽仍是花了許多功夫在陪伴小孩,且在寶寶不哭時我們也給許多抱抱及安撫,所以爸爸媽媽並不需要因此感到罪惡,這是不會影響到親子的依附關係喔!

Source :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