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都是用這套的~韓國專家告訴你10大教養守則!

怎樣教小孩,都可以成為爸媽一大難題!都會參考不同的方法,聆聽不同人的意見等等,只要有新的想法,都會試一試,想一想!韓國教育專家吳恩瑛就有在《再也不當吼爸吼媽》一書中,有提到十大教養守則,讓爸媽與小孩的關係更加的好喔!
以下小編會摘取《再也不當吼爸吼媽》書中的10大教養守則,再加以解釋喔!
1. 請別中途打斷孩子的話
「我被父母拒絕了」的想法,會使孩子從此失去信心。
△ 將心比心,爸媽如果被人打斷說話,都會覺得不尊重和不禮貌,小孩其實也會有這樣的感覺,更加的是被爸媽打斷,會讓小孩失去信心,對爸媽有防備心,減少與爸媽對話。
2. 請常以溫柔的眼神關愛孩子
關於課業與飲食,這些都有專人可交辦,但是充滿真誠的關愛行為,唯有父母才辦得到。
△ 生理需要可以是傭人幫忙解決,但心理的需要,還是需要爸媽的愛與關懷,「外人與自己人」的關愛,是不一樣的,能夠在相處後感到滿滿的愛意,只有爸媽可以做到。
3. 請別在眾人面前責備孩子
任何人都想忘記難堪的回憶,這麼做的話,反而有礙孩子改掉錯誤的行為。
△ 千萬不要在公眾地方,責備小孩。為什麼?因為這會讓成為小孩難堪的記憶,同時會讓小孩的自專心大大的減低,會比較的自卑,對自己對世界的觀感都會變得負面。
4. 請別打孩子
被父母打的孩子,將對這個世界提心吊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體罰,都是父母克制不了自己情緒的結果。
△ 體罰在香港在台灣,都是不能接受的行為喔!如果爸媽因為控制不了情緒而打小孩,只會讓小孩害怕這你們,害怕這個世界,對世界失去信心。
5. 請別讓孩子無所適從
不行的事,就得明確告訴孩子不行。不必警告斥責,用堅定的口氣告訴孩子即可。
△ 原則、規則一定要從一而終,不要這時改改,那時又改改,令到小孩不知什麼是對是錯,一定要明確的說清楚。
6. 請別對孩子承諾無法實現的約定
如果為了逃避當下問題,對孩子說謊,孩子將難以再相信父母。
△ 說了出來的承諾就要實現,不要草草了事,不要以為小孩不提就會不記得,他們的記憶可能都會比大人的強,只要有說過的,他們都會知道會記得。所以不要輕易說出承諾,說了就需要實現。
7. 請別代替孩子完成他辦得到的事
這種行為搶走了孩子從錯誤中自我學習的機會。
△ 不要太過的保護小孩,怕他們受傷或怕他們失敗,幫他們做好,幫他們完成,讓小孩在失敗中成長,知道錯在那,到下次才不會重複犯錯!
8. 請別羞於向子女道歉
其實孩子很容易原諒父母。
△ 很多時爸媽會覺得自己是長輩,沒有必要的與小孩道歉,但這樣可能會成為壞的榜樣,令小孩做錯未必會跟別人道歉。同時,小孩都是容易的原諒爸媽的,只要說出來,小孩都會理解與明白。
9. 當孩子說「我最討厭爸爸、媽媽」的時候,請別太傷心或因此立刻生氣
即使傷心、生氣,也要讓孩子把話說出來。不然孩子將從此對父母隱藏自己的內心。
△ 小孩發洩情緒不是哭,就是說出來,「我最討厭爸爸、媽媽」其實都不是真的,而且只是氣話,所以爸媽別太放在心上喔!
10. 請爸爸重視和孩子相處的品質,而非相處時間的長度
即使一星期只和孩子玩一次,也要真心理解孩子、體會孩子的感受,這比什麼都重要。
△ 相處是重質,不是要重量,簡簡單單的相處就夠啦,不需要說以金錢,以物質來換取相處。有關相處的品質,可以看看另一篇文章喔!【按這裡】
Source: 《再也不當吼爸吼媽》- 吳恩瑛
Photo: kokuchpro / enechange / Google
Cover Photo: kokuchpro / enechange